
舒立福,男,1966年12月,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森林防火和应急管理学科组首席专家,国家减灾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四川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督导组专家组长、国家林草局森林草原防火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国家林草局森林防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应急部森林消防装备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火灾科学》等期刊编委,荣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和全国森林防火先进个人,入选国家林草局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7项,中国林业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3项,均排名第一。主持“森林草原火灾辩识、预测及火行为基础研究”等973基础研究课题、国家九五至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0余项。主持完成的国家林草局“森林雷击火防控”应急科技揭榜挂帅项目,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获得国家林草局专函表扬。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林草局“森林雷击火防控-揭榜挂帅项目”二期,带领的团队先后获得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主编专著5部,获得国家和国际发明专利、软著、标准等20余项,发表论文200多篇。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林草局、应急管理部、大兴安岭、黑龙江、内蒙古、四川、云南、新疆、西藏等行业部门和重点林区。
重点开展森林火灾及衍生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控技术,涉及林火发生机理、雷击火、森林可燃物调控、林火行为、气候变化对林火影响、火险预测预报、火生态、林火扑救、航空消防、扑火安全、卫星林火监测、应急指挥等方面。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林火发生机理的深入探究,分析自然与人为火源的形成条件与传播规律,研究雷击火的成因、分布特征及防控技术,分析森林可燃物的分布、载量及燃烧特性,探索计划烧除、机械清理等调控方法,研究林火行为的动态演变规律并建立火势蔓延预测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对林火发生频率、强度及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火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适应机制并评估火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发林火扑救技术与装备以提升扑火效率与安全性,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火点、火势及烟雾的实时监测,构建与优化森林火灾应急指挥系统并开发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决策支持平台,全面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减少火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危害。